May 05, 2023
转发自:出类拔萃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网络或其他媒体,与扬锻官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武艳军祁鹏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8)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序排样设计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关键,是决定级进模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该零件的要求及上述工艺特点的分析,设计多工位连续工序排样方案。排样图如图2、图3所示,具体工位安排:冲孔乛拉深拉深乛拉深乛落料。
图2工序排样图
图3 3D排样图
2· 2冲裁刃口尺寸计算
冲裁凸、凹模按配作法加工。冲孔工序,以凸模为基准,配作凹模;落料工序,以凹模为基准,配作凸模。这种配作加工方法的特点是模具间隙由配作保证,可以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制造容易[4]。具体的凸、凹模刃口尺寸如表2所示。
表2顶罩冲裁刃口尺寸 单位mm
冲裁性质工件尺寸计算公式 凹模尺寸 凸模尺寸
落料 DA =(D. 4.80.0 按凹模实际配置》保证间隙0.
14一0.2
冲孔 19.6 按凸模实际配
置,保证间隙0.9.%
14一0.2
2· 3拉深工艺计算
通过计算得拉深件所需坯料尺寸为叩112mm,进一步计算冲压件的相对高度和毛坯相对厚度,根据拉深次数判定条件,冲压件需通过三次拉深成形。表3为各次拉深工序件所需的拉深凸模、凹模横向工作部分尺寸。
表3顶罩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 单位mm
计算公式 拉深次数工序件尺寸凹模尺寸 凸模尺寸
D = D
Ai
2C)0一 一次二次三次 6 牵72
3‰.锎牵72
出类拔萃
Foga y导管在血透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张慧马玲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为了探讨Fog y球囊导管在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40例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Fog y球囊导管取栓术。对照组行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
观察2组患者术后透析时血流量、内瘘3、6、12个月通畅率及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瘘透析时血流量、内瘘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观察组再次血栓、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 ·05)。
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与12个月时间点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应用Fog咀y球囊导管处理失功动静脉内瘘效果满意,长期通畅率较常规手术组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Fog y球囊导管动静脉内瘘(AVF)应用
自体前臂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透析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存。
由于单次超滤过多引起透析时低血压、内瘘使用年限、高龄、糖尿病、血管粥样硬化、血管纤细等不良血管条件,而导致上臂内瘘失功,需再次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
如果能够在失功内瘘原位处再次建立内瘘,那么对于保存宝贵的浅静脉,减少使用人造血管及长期导管的使用有重要意义。
导管在取出血栓的同时,又利用导管球囊机械扩张的作用,提高内瘘的通畅率。2010年7月一2014年10月,我们对40例上臂内瘘失功的血透患者用Fog咀y导管扩张后重新建立AVF。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血透病人40 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0一75岁。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使用前臂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在原位重新建立AVF,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1.2入选标准:(1 )血透患者;(2)血管通路为前臂动静脉
内瘘;(3)内瘘功能不良致不能满足血透要求。
1.3内瘘失功定义:原可充分满足透析要求的动静脉内瘘,现已不能满足顺利血液透析的要求。
1.4治疗方法:同侧头静脉重建AVF的方法·0· 5%利多卡因局麻。
桡骨茎突处行横切口或纵切口,分离出头静脉及桡动脉吻合端,有血栓的取出血栓,伴有动脉瘤给以切除。随机分为两组,Fog y导管组(观察组)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
常规手术组手术方法:取栓及肝素盐水冲洗后,修剪吻合端后再次吻合。
Fog咀y导管组手术方法:近端根据静脉直径选择Foga呷6F 或5F取栓导管。向头静脉插人取栓导管,向球囊内注人肝素盐水,球囊直径超过血管直径10%0%,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拉出导管取栓至血流通畅,并扩张头静脉。
分别阻断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修剪头静脉及桡动脉,以肝素盐水冲洗,用7一0无损伤血管缝线连续或间断外翻行端端吻合。
两组因头静脉已经动脉化,内瘘的成熟时间较首次手术者均明显变短,导管组由于头静脉经过导管充分扩张,成熟时间较短。一般拆线后就
1.上模座2·圆柱销3.内六角螺钉4·落料凸模5 ·凸模固定板 6 ·第三次拉深凸模7·垫板&第二次拉深凸模9·模柄10·止转销 11 ·第一次拉深凸模12·冲孔凸模13 ·卸料螺钉14·卸料弹簧巧· 导套16·导柱17·承料板18.导料板19·卸料板20·冲孔凹模镶块
21.第一次拉深凹模镶块22、25、28·顶件块23、26、29·弹簧24·第二次拉深凹模镶块25·导料销27·垫板30·第三次拉深凹模镶块
31.落料凹模32·整体凹模板33 ·下模座图4顶罩级进模
本模具是一套5工位带料连续拉深级进模,如图4所示,采用导料板导料,始用档料销、凹模镶块粗定位,及装在一次拉深凸模中的导正销进行精定位,完成零件的冲孔、拉深和落料。
模具主要由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垫板、各工序凸模、卸料板、各工序凹模镶块、凹模垫板和整体凹模板等模具零件组成,模具采用滑动对角模架。
凹模周界长630mm,宽400mm,模具总长8開mm,总宽400m。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400mm。凸模固定板用于安装所有冲孔凸模、三个拉深凸模和落料凸模;整体凹模板用于安装所有拉深凹模和冲孔落料凹模。
拉深凸模采用台阶式固定在固定板,装后磨平。卸料板是一整块,采用四个卸料弹簧。
由于模具结构限制采用弹顶装置,由四个卸料螺钉和弹簧组成。拉深工位使用弹簧加顶杆的结构进行顶件。拉深凹模形状均较为简单,但尺寸较大因此采用镶块拼接而成。
4·结语
采用级进冲压成形可以完成顶罩类零件的冲压,保证零件质量,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同类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1 ]王孝培·冲压手册[ 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 2 ]朱正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
[ 3 ]武艳军.杯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J ].考试周刊,2014,
[ 4 ]郝滨海.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C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 ·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cx巧18);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JY巧13)。
October 26, 2016
The Most Successful Engineering ContractorFeb 14, 2025
不锈钢冲压件的特点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齿圈压板精冲工艺有限元分析(二)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齿圈压板精冲工艺有限元分析(一)Apr 12, 2024
基于冲压同步工程侧围外板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二)Apr 12, 2024
基于冲压同步工程侧围外板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一)Apr 11, 2024
合金化热镀锌汽车外板冲压脱锌分析及改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