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8, 2022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网络或其他媒体,与扬锻官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发自: o科技之窗0 科技向导 20巧年12期 .
作者:何国珠(中山市技师学院广东中山528429)
〖摘要〗冲压模具是职业学校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尤其是复合模具的设计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学生在学习完成冲压模具理论课程学习,基本上都未能够对简单的冲压模具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概念上很是模糊,为了解决学生理解冲压模具中复合模的设计的瓶颈问题,本人结合的工作、实践,完成一套典型的复合模具设计,学生可以参照本人做的例子按照这样的设计模式对冲压模具进行设计。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我选择是平时学生经常见到的杯子作为设计的例子。
1.首先对工件进行工艺的分析
女此工件为有凸缘圆筒形件,底部有局部成形内凹坑。
只有外形尺寸,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可用拉深工序加工。
女各圆角“ 3mm,r:12mm都满足拉深对圆角的要求(即:r 2t)。
女拉深工序对工件没有公差等级要求。
女08F钢的拉深性能良好。
責此工件的拉深次数可由下列工序计算来确定。
2.主要设计计算确定毛坯尺寸:
图1一1工件图
o)选取修边余量5:(2)初算毛坯直径:
D丬d2 +6·28r2d1 +8r22 +4d2h1 +6.28r1d2 +4 · 56r12 +(d42一d32)] 1 /2:
274 · 6mm~275mm.
(3) 判断是否一次拉成:
计算得知第一次拉深的最大相对高度hi /dl:0 ·46;
m总< ml ,H/d<hI/dI 此工件不能一次拉成。
(4) 计算拉深次数即各次拉深直径。
(5) 确定工序方案(这是平时学生很难理解的为什么要选择复合模具的设计,下面是选择复合模具的理由)方案一:先落料,后两次拉深,再局部成形底部。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模具结构简单,但需四道工序四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先落料一拉深,再拉深一局部成形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只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尽管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拉深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不方便,加之工件尺寸偏大。
有如上面三个基本方案: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采用复合模生产)。(6)画出工序图
第一次落料一拉深复合模冲压完成 第二次拉深一局部成形复合模冲压完成
(7)落料排样图:.冲裁件面积:材料:08F
图1一2 排样图
@条料宽度:
查《冲压设计资料》得条料与板料间的最小间隙c:0· 8mm,所以有:
B:D+2a+c:275 + 2 * 1.8+0 · 8:279 ·4mm~279mm(推得aæ2mm)
.步距:
S:D +al =(275十1.5)mm二276.5mm
@一个步进距的材料利用率:
:n(BS)= 1 * 59365 · 6/(279 * 276 ·5):80%计算落料力:
F=Ltöb=3.14Dtöb=3.14* 275 * 0·4 * 300N= 103 · 62KN.
3 ·模具的总体设计
(1) 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两次复合冲压,平且第一次复合冲压模具类型为:落料一拉深复合模。
(2) 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使用的是条料,所以导料采用导料板,送进步距控制采用挡料销钉。
(3)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模具采用固定卸料,刚性打件,并利用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下的标准缓冲器提供压边力。
(4) 卸料弹簧的选择:根据模具安装位置,似选用6个弹簧,则每个弹簧的负载为!F预= F卸/n= 6310/6= 105L7N
(5) 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合模采用普通式的双导柱的导向方式。
4.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模具的工作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
图1一3凸凹模
(2)其它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弹性元件的设计选用:
顶件块在成形过程中一方面起压边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将成形后包在拉深凸模上的工件卸下。其压力由标准缓冲器提供。
o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选用:
模架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其基本尺寸如下:上模座· L*B*H=620mm*470mm*60mm 下模座.L*B*H=620mm*470mm*70mm 导柱:280m
导套.d*L*D=35mm*l巧mm*50mm 垫板厚度取10mm 凸凹模固定板厚度取30mm 卸料板取18mm
模具闭合高度:H模:60 +(70一8)+ 10 + 1巧+0 ·4 +(90一56)mm:
281.4mm
5.模具总装图
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应保证模具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5端面低3mmo
模具工作过程:
将条料送人刚性卸料板下长条形槽中,平放在凹模面上,并靠 口面0.5mm左右,以实现落料前先压料,落料后再拉深。
模具的装配工程图如下:
October 26, 2016
The Most Successful Engineering ContractorFeb 03, 2023
冲压模具的选材及锻造(二)Feb 03, 2023
冲压模具的选材及锻造(一)Feb 02, 2023
冷冲压模具的使用与保养(二)Feb 02, 2023
冷冲压模具的使用与保养(一)Jan 31, 2023
铝冲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二)Jan 31, 2023
铝冲压模具的焊接修复工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