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8, 2022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网络或其他媒体,与扬锻官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发自:模具工业2013年第39卷第5期
作者:刘昌棋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调整块2的高度应高出压料板表面一个料厚加旧mm,待试模时作适时调整控制压边力。
模具的上、下模采用2个导向块导向,在导向固定板13的3个侧面镶上耐磨块12,以增强耐磨性和便于调整间隙。
同时2个导向块又能对下压料板3进行导向,上压料板4是通过4个固定在上凸模7上的导向块10进行上下导向。
上凸模7 和下凸模16以及上压料板4和下压料板3都采用 7CrSiMnMoV钢制造,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又易于加工,并在试模结束后对硬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可进行局部火焰淬火。
在上模和下模各设8个卸料螺钉,上卸料螺钉巧控制上压料板4开模后不掉落,并压紧氮气弹簧20。
下卸料螺钉14是为防止开模时下压料板3粘住上模脱离导向块,并给强力弹簧 19适当的预压力。
在上凸模7上镶一凸模镶件18,以平衡板料各个方向产生的塑性变形,减少零件冲压成形后由应力产生的翘曲变形,凸模镶件18的高度可根据试模情况进行调整。
拉深模工作过程为:上模上行,上、下模打开,上压料板4和下压料板3分别在氮气弹簧20和强力弹簧19作用下停留在相应的位置,将板料放在下压料板3上定位。
上模下行,当上压料板4碰到板料时推动下压料板3压住板料,由于上压料板4上方的氮气弹簧20初始载荷大于下压料板3下方的强力弹簧19预压力,下压料板3开始压缩强力弹簧19 向下运动,在板料碰到下凸模16时,上、下两弹簧力达到平衡。
上模继续下行,板料碰到下凸模16时开始拉深,这时上压料板4在强力弹簧19和拉深力的综合作用下也开始回缩,上凸模7碰到板料后,工件上凸和下凹两部分都拉深成形。
下压料板3继续下行,上压料板4继续回缩,当上压料板4碰到上模板 1和下压料板3碰到限位板9时两工作面压紧工件,拉深结束。
上模上行,同时两压料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工件从上、下凸模中推出并留在下压料板3 上,上模上行至上止点,手工取出工件,结束一个工作循环。
42冲孔切边模结构与工作过程
图6冲孔切边模结构
1.下垫板2.废料收集箱3,垫块4.下模板5.导柱6,限位块7、上模板8、定位键9,凹模组合件 10模固定板I l.凸模12.卸料钉性强力弹簧14.卸料板巧,凹模镶件16.凸凹模以凸模1 & 凹模镶件19.小导套20,小导柱21.凸模22,凹模镶件23,弹簧柱塞24淀位柱25.定位块26.定位块27,凹模固定板2&气缸顶出装置29,废料切刀
图6为冲孔切边模结构。由冲孔切边模完成保护板41个圆形孔的冲孔和外形的切边。
模具采用4 根导柱5导向。下模板4、上模板7、凸模固定板10、凹模固定板27以及卸料板14等都采用45钢制造。卸料板14由4根小导柱20对其导向。
凹模组合件9 采用6个镶块组合而成,如图7所示。凸凹模16也是由4个镶块组合而成,在曲面上的冲孔部位采用凹模镶件巧镶入,并用止转销定位,如图8所示。
凹模9和凸凹模16都选用7CrSiMnMoV钢制造,这样易于型面加工和模具的维修,待试模后刃口部分火焰淬火,硬度60、62HRC。
在凹模组合件9的4条边上设置定位键8,既给凹模组合件9定位,还可以作为挡块抵消切边冲裁时产生的侧向分力。
工件冲孔切边时采用3点定位,在下模板4上设3个定位
块25、26,并分别装上定位柱24(后侧装2个,右侧装一个),定位柱24位置是根据拉深件的外形尺寸确定。
在卸料板14上方设置14个强力弹簧13,为冲压件提供卸料力,在卸料板14上还安装了4个弹簧柱塞23,确保卸料后冲压件不会粘在卸料板上。
下模上安装了气缸顶出装置28,便于工件顶出后取件。
在下模安装4个垫块3,在下垫板1上设置3个废料收集箱2收集冲孔时的废料。
在下模设置一个废料切刀29,将环形切边废料切开,便于将套在凸凹模16上的废料取出。
冲孔切边模工作过程为:上模上行,上、下模打
开,在凸凹模16上套入拉深件。
上模下行,导柱5 对上、下模导向,当弹簧柱塞23碰到工件时,由丁.柱塞内弹簧力较小柱塞回缩,卸料板14压住工件,然后卸料板14开始压缩强力弹簧13一起回缩。
随着上模继续下行,开始对拉深件冲孔切边,当上模导柱导套碰到限位块6时冲裁结束,上模停止下行,此时落下的环形废料被废料切刀29和凹模组合件9 切开,冲孔废料掉入废料收集箱2中。
上模上行,卸料板14在强力弹簧13的作用下将工件从凹模组合件9和凸模11、17上卸下,卸料板14和强力弹簧13 恢复原位,弹簧柱塞23将工件从卸料板14上卸下,工件留在凸凹模16上。
上模继续上行至上上点,气缸通过顶出装置28将工件推出,然后由手工取出工件,结束一个工作循环。己切开的环形废料待累积儿片后一起取出。
43翻边切槽模结构与工作过程
图9所示为翻边切槽模结构。上、下模采用4 根导柱11导向。
此工序为先翻边后切槽,在模具的上模设置有卸料装置,采用弹簧3为卸料板8提供卸料力。冲裁后将工件从弯曲凹模2、9和冲槽凸模 7上卸下。
在下模两侧各设置一块顶料板巧,采用弹簧16为顶料板巧提供卸料力,将翻边和切槽后的工件从凸凹模17中顶出。
弯曲凹模2、9和冲槽凸模7分别装在凸模固定板6上,在下模两侧各设一个挡块22,为弯曲凹模2、9提供抵消翻边时产生的侧向分力。
采用定位柱20对工件进行粗定位,定位销12通过工件上一工序己冲的孔进行精定位。冲槽凸模7采用Cri2MOV钢制造,凸凹模17和弯曲
16巧14 13 图9 弯曲冲槽模结构
1.上模板2.弯間凹模3,弹簧4.卸料螺钉 5,垫板6.凸模固定板7.凸模&卸料板9.弯曲凹模 限位柱I l.导柱12.定位销13.限位钉 且限位柱巧,顶料板16,弹簧17.凸凹模1 &下模板
19,垫块20.定位柱21.底板22.挡块
凹模2、9都采用7CrSiMnMOV钢制造,试模后刃口采用火焰淬火到一定硬度,这样便于加工和模具维修调整。将弯曲凸模两侧加工成5。
的斜面,以抵消工件弯曲后的回弹[4]。在下模板18下方设置6块垫块 19,使得切槽废料能够落到底板21上,便于废料的收集。
由于工件翻边时卸料螺钉4的移动距离比较大,在上模板1和凸模固定板6之间加装了一块垫
模具工作过程为:上模上行,上、下模打开,顶料板巧停留在限位钉13限定的位置,在凸凹模17 上套入己经冲孔切边的工序件。
上模下行,当卸料板8碰到并压住工件时,卸料板8开始上移并逐渐压缩弹簧3。当弯曲凹模2、9碰到冲压件时,两侧翻边弯曲开始。
当弯曲凹模2、9分别碰到左右两侧的限位柱14时,顶料板巧开始下移并逐渐压缩弹簧 16。
上模继续下行,翻边弯曲逐渐完成,冲槽凸模7 碰到工件时冲裁开始。
当上模导套碰到下模限位柱10时,上模和顶料板巧停止下行,冲槽与翻边弯曲结束,冲槽废料掉落到底板21上。
上模上行,卸料板8在弹簧3的作用下将工件从冲槽凸模7和弯曲凹模2、9上卸下,工件留在凸凹模17上,随着上
4结束语
(I )TRlP5兜板料的传统FLD不能够指导对应的渐进成形过程。
(2) 基于沟槽法获取板料渐进成形极限图不仅适合于普通板料,对'皿IP5板料同样适用,且获取的TRIP590板料渐进成形极限线性方程为 82=一0·525 481+0·989 1。
(3) 相比传统的成形方式,TRIP5兕板料在渐进成形中表现出更好的成形性能。
参考文献·
[刂余海燕,鲍立,高云凯,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非弹性回复行为及其对回弹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0,46(18): 46一50.
[2]韦习成,李麟,符仁钰·TRIP钢显微组织与性能关系的评述[J]·钢铁研究学报2佣1,13(5):71一76·
[3]康永林,王波·TRIP钢板的组织,性能与工艺控制[J]·钢铁研究学报,1999,11(3):62一.
[4]周六如,莫健华,肖祥芷·板料零件数控渐进成形工艺研究 [J]·塑性工程报,2 3,11 14):27一四·
[5]DUFLOU J R,CALLEBAUT B.lmproved SPIF汗Or· 模上行顶料板巧在弹簧16的作用下跟着上行,当顶料板巧碰到工件的两翻边处时,将工件从凸凹模 17上顶出到限定的位置。上模继续上行至上止卢 手工取出工件,结束一个工作循环。
October 26, 2016
The Most Successful Engineering ContractorFeb 14, 2025
不锈钢冲压件的特点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齿圈压板精冲工艺有限元分析(二)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齿圈压板精冲工艺有限元分析(一)Apr 12, 2024
基于冲压同步工程侧围外板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二)Apr 12, 2024
基于冲压同步工程侧围外板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一)Apr 11, 2024
合金化热镀锌汽车外板冲压脱锌分析及改进(二)